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收入今年有望达万亿元。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软件定义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软件的创新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在加速构建。前三季度,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7267.78亿元,增长11.2%,其中,软件产业收入4110.61亿元,增长11.2%,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2360.94亿元,增长16.5%。预计2019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收入有望达到10000亿元,晋级万亿规模产业。
新网程拥有近百项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和基于网络应用及信息安全方面的核心技术,多年来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新研发的多款软件顺利申请到软件著作权证书。同时,新网程公司对自主研发的网络督察系列、无线智能AP系列和公共安全智能管理综合平台等以及配套硬件进行再度研发升级,使其性能更严谨强大,应用领域更广泛。在新软件研发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绩,针对新零售C端和B端研发的小P系列APP也成熟出炉,并在商超、餐饮、生鲜和医药等行业陆续入驻!
为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促进本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经市软件行业协会推荐,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管部门初审,综合申报企业2016-2018年经营收入情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最终核定,形成按2018年经营收入排名的“2019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企业”(以下简称“百强”)和按2016-2018年复合增速排名的“2019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成长‘百家’企业”(以下简称“百家”)名单。本次入围“百强”的企业2018年经营收入最低为5亿元,“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近3000亿元,约占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的40%;入围“百家”的企业2016-2018年的经营收入复合增速最低为40%。软件“双百”企业在内外需明显放缓的形势下,坚持高质量发展主旋律,聚焦信息技术创新、金融科技、云计算、信息消费等方面,发展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企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规模实力迈上新台阶。
“百强”企业的规模继续扩大,2019年营业收入近3000亿元,比上届增长50%。其中,经营收入超100亿元企业2家,经营收入超10亿元企业56家;超千人企业42家。入围“百家”的企业2016-2018年整体收入的复合增速接近1倍,远远高于同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速。其中,复合增速超过200%的企业有19家,复合增速超过100%的企业有44家。“双百”企业逐步成为拉动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增长的主力和中坚力量。
二、着力加强研发,创新成果显著。
2018年,“双百”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超过200亿元,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为8.5%(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其中,“百家”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为12.3%,共有37家“双百”企业的研发强度超过20%。参与研发人员超过7万人,占“双百”企业总从业人数45%。“双百”企业的著作权登记量近10000件,获授权专利数量超过2000件。部分核心竞争力企业,依靠积极转型和自主创新实现了技术和应用的突破。如,中兴软件、华勤、卡斯柯、宝信等。
三、企业各项指标运行稳健,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2018年,“双百”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超过4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近15%,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吸纳从业人员超过16万人,占全市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22%。“双百”企业纳税近200亿元,有力支撑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经信委”公众号(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