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下,大消费的新零售机会

01 大方向--看国外

美股10天4次熔断,把巴菲特这个糟老头子都熔蒙了,面对媒体参访,从我活了89只见过美股一次熔断,接连说到第五次熔断。


疫情引发流动性紧张 ,美元逆势走强,3 月 19 日美元指数上涨 1%,升破 102 关口,创三年新高从美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投放看,当前美国商业银行资金投放的意愿较差,在疫情的影响下,美国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考量更加谨慎,此前美联储的大幅降息并未完全传导至市场。此外,在疫情全球扩散的背景下,海外资本市场市场恐慌情绪较浓,机构对持仓的各样资产进行抛售,市场资金出逃致使部分基金管理机构面临大规模赎回困境,机构自身存在流动性紧张问题。今晚,清华大学李稻葵发文说:美股熔断远远没有结束......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创始院长李稻葵认为,美股熔断远远没有结束,而且还会持续。这次股票市场恐慌式下降,从前期来看是市场的调整,从30000点调整到20000点,甚至再往下。而影响这个调整的主要因素是恐慌,而恐慌的来源是疫情的发展。疫情发展的核心指标是每天新增的确诊人数,对于美国而言,这个数字还远远没有见底。英国IPSOS-MORI民调:英国经济乐观情绪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李院长的判断跟我们团队的判断正好吻合,因为我们见识过武汉疫情对资本市场和整个社会造成的恐慌有多厉害,欧美国家前面不当一回事,现在知道重视了吧,但是已经对资本市场和社会造成的恐慌还远远没到最绝望的时候,目前只是开始,后面,随着疫情的大流行,欧美国家不像我们喜欢存钱,而是普遍提前消费负债累累,这次的疫情不可避免要造成大面积失业人员(美国许多州报告称,与服务相关的行业,特别是住宿和食品行业、运输和仓储行业的裁员人数有所增加)、他们负债难以偿还、很多公司倒闭、银行坏账死账纷至而来、桥水的爆仓也只是开始(CNBC报道,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预计美国企业或将因新冠肺炎疫情损失4万亿美元),后面会有更多爆仓基金......请问,这不是全球金融危机又是什么?只是欧美政府不愿意承认,怕引起更大的恐慌。这次美股暴跌的外因是两个黑天鹅,百年未遇的疫情,以及石油价格战。但内因才是主要的,内因就是过去十年QE背景下美国经济以及美国资本市场一路牛,股债双牛。桥水的管理规模大概是不到2000亿美金,但是它可以放很多倍的杠杆,将近8到10倍,也就是说一个桥水影响将近万亿的规模,再加上好多好多“桥水”,所以,数万亿美金的影响下,美联储这么大力度的对冲,为什么还没有什么效果,这就是杠杆惹的祸。我已经嗅到了15年股灾时去杠杆牛的味道了。我们判断,欧美股市目前是第一轮恐慌下的下跌,等失业人员的增加、爆仓基金的增加、更多企业的倒闭、疫情确诊人数的持续增加看不到拐点,那时就会出现欧美股市的第二轮大跌,具体时间要看加粗文字的各项发展情况,我们的预计会在4月中旬左右。

02大方向--看国内

最近几天,我们文章中大篇幅写国外的内容,是对全球新的金融危机的考量,如果4月份欧美股市第二轮下跌成立,那么我们A股的上证指数在4月份再下一个台阶,运行到新的低一个级别箱体的概率就非常大了,预计新箱体在2600--2300之间。

image.png

今晚美股低开反弹,希望能延续下去,如能暂时企稳,给市场一个反弹踹息的机会,A股也将迎来反弹窗口期,我们是可以快进快出的做做超短的反弹,而中线布局最好等4月份欧美股市的第二轮下跌后。


03 大消费的新零售逻辑

疫情过后,我们恢复经济的只能靠投资和大消费。关于投资,新基建最近的走势大家应该看到了,从5G到特高压、充电桩、云计算,都有过炒作,龙头也都有不错的涨幅。市场炒过投资后,这两天开始向大消费炒作,新零售板块今天异军突起。我们来看下具体逻辑:

1. 疫情带来消费和零售方式的变化。疫情前生鲜电商模型不经济,疫情后抬升了客单价和复购忠诚度,有可能带动这个模型逐步地变为规模经济。一线城市到家服务转化粘性高,可能将在疫情过后出现大量用户习惯的留存。到家服务从用户的体验来说的确很方便,有粘性,长期看是一种刚需。当然未来生鲜到家服务依然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领域。此外,生鲜和食品深加工是迎合当代消费者和保障供应的零售必要条件,是零售商必须要进化的一个方向。

2. 未来零售商需要同时具备线上线下的运营能力,比较看好有供应链基础,能够对接更多的流量玩法的企业。已有门店基础且供应链比较成熟的零售商,特别是区域密集的龙头零售商,如果有能力做更多的新的流量玩法和创新,是相对低成本和财务可控的方式。今后五年,新零售商收入结构可能是门店端占比 60%、到家服务 20%和社区拼团 20%,这样构成一个新的零售多元化模型,更多流量运营的一个更综合的结果。